来源
商丘日报
(上接9月19日6版)
四十一
陆应谷听了,诧异地望着李须铅问:“原来是这样!你是怎样骗过了长毛,又是怎样逃回来的?”李须铅先因自己的三节连环阵失败请罪,然后向陆应谷禀报了自己诈降和逃回的整个经过,最后说:“下官辜负了大人的信任,这次溃败,下官罪责难逃。求大人念在这次失败事出偶然,不要向皇上呈奏,下官定要戴罪立功。”
陆应谷听了,觉得他对皇上忠心耿耿,对自己也不乏真诚,心里的气才消了些:“你辜负了我倒算不得什么,只是皇上圣旨要我们无论如何不能让长毛进河南一步,你总兵大人当时吹破了牛皮,说你的三节连环阵是经过多次验证的铜墙铁壁,长毛怎么也攻不破,我才信任了你,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你身上,没想到你竟然让我希望破灭!”
李须铅马上说:“下官该死!我当时向大人说的是实话,没想到长毛诡计多端,且有天助。”
陆应谷想了想,深深地唉了一声:“唉!这也不能全怪你,天有不测风云。”
李须铅低着头心想:“但愿他能答应自己的请求。”
陆应谷想了一阵,说:“事已如此,如今说什么都晚了。我可以暂时不把你吹牛造成的恶果呈奏皇上,但如果保不住归德,皇上是一定会查办的,一切就将难以隐瞒。到时候不但你我的前程不保,只怕性命都难保。”
“大人放心。”李须铅一听他语气缓和下来,又把握十足地说,“大人,三百里防线虽然破了,但我们的实力还在。大人用心运筹,下官一定竭尽心力,辅佐大人守住归德,重新部署,将长毛赶出豫境!”
陆应谷知道,现在即使把他杀了,也不能将败局挽回。无论怎么说,他的三节连环阵还是挫败了长毛的两次进攻,转而便鼓励他说:“宋家集的事情,并非全是人祸,也是天灾。过去就算过去了,胜败乃兵家常事,防线失守也不能全怪你,没想到天气的陡变助了长毛。眼下当务之急,是尽一切力量,无论如何要确保归德不失,想法挫败长毛,再图后计。”他又问:“你说是你的一个同乡好友帮助你诈降得手的,那个人是谁?”
李须铅说:“大人,他不但是下官的同乡,而且是下官的同窗,名叫徐应操。他过去与下官十分要好,现为长毛北伐军前一军监军。是他帮我出谋并暗中与我配合,杀了太平军的马倌和伙夫,放火烧了他们的粮草和帐篷逃出来的。”
陆应谷眼前一亮,未待他把话说完便兴奋地说:“好!说下去。”
李须铅接着说:“我带领人马逃回归德,不想,在城南开元寺外被人截击,其他人在拼杀中阵亡,只有下官一人逃了回来。”
“开元寺?”陆应谷诧异,迟疑了一下,便问:“你逃出长毛的军营时,带出来多少人马?”
“十八人,全是与下官一同诈降成功的将士。”
“截击你们的有多少人马?”
“只有一人。”
“只一个人?”陆应谷匪夷所思,“一个什么样的人,竟有如此本领?”
“起初我以为是长毛追过来赶到了我们前面,后来才知道不是长毛。此人武艺十分高强,犹如凶神恶煞一般,手使浑铁杖,迅雷不及掩耳,虽然我们拼命抵抗,但却无济于事,结果其他人都死在了他的杖下。下官见他这样厉害,舍命奔逃,方得逃出险境。”
陆应谷慢慢踱着步深思,片刻,他说:“开元寺的方丈原是少林寺武僧,武艺十分了得,其弟子武艺也是相当高强。莫非是他们?”
“下官以为,即使不是他们,也一定与他们有关。”李须铅决然地说,“请大人赐我一支人马,速速去抄开元寺。”
“好,事不宜迟,以防他们逃走。你先去抄了开元寺,将寺中人等全部拿来,回来再说长毛中你那位同窗。只是,截击者既然不是等闲之辈,你要多加小心。”陆应谷嘱咐说。
李须铅连忙施礼:“下官明白。”
陆应谷立即调来三百人马,交给了李须铅。李须铅马上带兵出城,直奔开元寺而来。
(未完待续)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