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空气很空
农民是弱势群体,几乎只靠劳力获得收入,劳力又是极其低廉的一种东西,现在农产品价格又低,他们收入也很微薄,而且,每个农民都终将有老的一天,终将有干不动的一天,那这时,他们的基本生活如何保证?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年事已高的农民退出现有的集体土地承包权,再领取养老金。
农民可以在60岁以后,有选择地退出土地承包权。可以按照年龄大小,根据身体状况,选择一次性全部退出,或者分阶段、分步骤渐进式自愿退出,再到70或75岁时,全面退出。
在退出期间,根据退出时间长短,领取相应份额的养老金。到全面退出时,领取全额养老金。
老年农民退出土地承包权,政府可以回收土地,充分发挥土地的集体效应。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确让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在短期内就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让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第一次真正吃饱了肚子。但分散的小户种植也存在明显弊端,虽然解决基本的吃饭没有问题,但发挥不出土地的规模效应,导致种地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生产效率低,农民收入也长期得不到提高。如果老年农民自动退出土地承包权,可以把分户种植搞成连片经营,充分发挥土地的集约效应。
获得养老金,农民也可以不用再担心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在土地里忙活,甚至干到老干到死,他们的晚年生活可以得到保障,维持社会稳定,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关爱和关怀。而且,现在土地对农民的吸引力越来越低,农民种地的意愿也越来越低,导致大量土地荒废,国家粮食安全受到极大影响。老年农民退出土地承包权,也是顺应大势,为农业生产寻找另外一条发展之路的现实需要。
集体收回土地承包权后,可以加大科技种田力度。现在农民种地,除了沿海等极少部分发达省份,很多地方还是在沿袭传统的作业方式,靠天吃饭、肩挑手扛的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这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显得格格不入。当前,绝大多数的农业生产都可以运用科技力量代替,完全不用农民再靠体力去吃饭,让农民真正解放出来,并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科技种田成本相对高,分散农户根本无力承担。如果一部分年事已高的农民退出土地承包权,由集体来统一经营,就可以降低科技种田成本,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力量,全面促进农业发展。
老年农民退出土地承包权后,土地交由集体统一支配,统筹管理,还可以建设大型集体农场,将土地经营集约化,真正将农业生产推向市场,走上商业化道路,并解决众多年轻农民的就业问题,土地收益也可以得到最大化,为农民养老金提供稳定且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又从另一个角度促进农民需求与市场规律的良性循环。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