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情田园
一、宅基地权益纠纷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权属争议 边界不清或四至不明:宅基地使用权证未明确记载边界,或相邻方对界限存在争议。 重复确权或违规颁证:同一宅基地被多户确权,或家庭成员私自办理权属证书。 历史遗留问题:分家析产、继承等长期未解决的权属争议。 (二)相邻关系纠纷 通风、采光、排水等相邻权冲突:翻建房屋影响邻居权益(如建房影响通行或采光)。 生产生活妨害:如养殖户车辆压损周边耕地引发的矛盾。 (三)审批与违法占地 违法审批或骗取手续:公职人员冒用村民名义套取宅基地并转卖。 未批先建或超占土地:村民未经审批建房或超出批准面积占地。 (四)继承与分家析产 房屋继承争议:多子女家庭对父母宅基地房屋的分配分歧。 分家协议效力问题:协议未明确权属导致后续纠纷。 (五)流转与拆迁纠纷 非法买卖宅基地:村民与城镇居民交易无效引发的拆迁利益分配争议(如买受人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案例)。 拆迁补偿分配:家庭成员或买受人对补偿款的争夺。 二、宅基地纠纷的解决流程 (一)协商与调解 优先协商:当事人直接协商解决,或由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如通过亲情疏导化解家族纠纷)。 广告 3分钟化凡,5分钟踏天 仙逆H5 查看 签订协议:达成协议需符合法律,不得损害集体或他人权益。 (二)行政处理 政府确权:权属不清时,由乡级或县级以上政府确定边界或权属(如法院驳回起诉,要求先行政确权)。 行政处罚:对违法占地、骗取审批等行为,行政机关可责令拆除或罚款。 (三)司法途径 行政诉讼:对政府处理决定不服,可在30日内向法院起诉(如撤销不当确权决定)。 民事诉讼:侵权纠纷(如相邻权妨害)可直接起诉;合同无效纠纷需返还购房款但不分配拆迁利益。 注意程序顺序:权属争议需先经行政处理,否则法院不予受理。 (四)多部门协同 复杂案件:涉及历史、政策的纠纷需政府、司法、基层组织联合调解(联动调解模式)。 三、关键注意事项 (一)证据收集:需提供权属证书、分家协议、历史使用证明等。 (二)政策衔接:关注地方改革政策(如“三权”分置)对纠纷解决的影响。 (三)法律适用:区分权属争议与侵权纠纷,前者需行政前置,后者可直接诉讼。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