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金言法语
1、受伤后的就医选择
对于工伤人员而言,首要考虑的是前往当地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在遭遇紧急情况无法及时抵达定点机构时,可先行至就近医疗机构实施急救措施,待伤情趋于稳定后,需尽快转至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2、工伤医疗费用的报销范围
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须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超出此范围的医疗费用,不予承担。
3、申请工伤认定的费用
工伤认定的申请过程无需个人承担任何费用。若用人单位未能在法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期间产生的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费用,将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
4、工伤决定书多久能收到
工伤认定决定的出具时间,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的60日内应作出决定,并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案件,行政部门应在15日内作出决定。因此,工伤职工通常可在提交申请后的60日内收到认定书。
5、轻伤可以认定为工伤吗
工伤认定的判定并不取决于伤势轻重,而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所列明的情形。只要职工符合这些规定,均有资格申请工伤认定,最终结果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决定。
6、超过工伤认定时限怎么办
关于超过工伤认定时限的问题,若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申请,根据相关法律解释,若超期非因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自身原因所致,被延误的时间不计入申请期限。具体情形包括不可抗力、人身自由受限、用人单位责任、社保部门制度缺陷以及劳动关系争议仲裁或诉讼等。符合上述条件的,仍可申请工伤认定。
7、什么是工伤认定的“三工”原则
工伤认定中的“三工”原则,即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及工作原因,是判断工伤的关键要素。工作时间指职工提供劳务的时间段;工作场所涵盖用人单位管理区域、特定工作区域及合理延伸区域;工作原因则涉及本职工作、临时指派任务及工作相关行为导致的伤害,需考量工作职责、单位指派、工作关联性及单位正当利益等因素。
8、怎么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可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提出,向工伤发生地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交。该委员会负责初次鉴定及复查鉴定工作。
9、对劳动能力鉴定产生异议怎么做
对于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异议,职工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该结论为最终结论。
10、劳动能力鉴定的依据
劳动能力鉴定的评级标准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11、用人单位没参加工伤保险应承担什么责任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责令其限期参保并补缴费用,同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逾期不缴的,将面临罚款。在此期间发生工伤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按《工伤保险条例》标准支付。补缴后,新发生的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规定分担。
12、工伤报销一定要发票原件吗
工伤医疗费用的报销需提交票据原件,除非因交通事故等第三人原因造成工伤且第三人已赔付部分费用并保留原件的情况。
13、工伤医疗待遇范围
工伤医疗待遇涵盖医疗及康复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转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以及安装配置辅助器具费。治疗费用需符合工伤保险目录,由工伤基金支付;辅助器具费用则按国家规定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列支。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