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945年商丘抗战历程:浴血斗争 终获胜利

来源

商丘日报

1944年—1945年商丘抗战历程: 浴血斗争 终获胜利 1941年到1944年,对于商丘人民来讲是极为艰苦的。一方面,商丘西部的水东根据地受到了敌伪顽的夹击和严重自然灾害的双重打击。另一方面,商丘东部的永夏抗日中心区在新四军第四师主力和豫皖苏边区党政机关东撤后,再次沦为敌占区。 然而,英勇不屈的商丘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受住了最为艰难的考验,不仅坚守住了水东根据地,还在敌占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地下斗争。 随着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向着有利于各国人民的方向发展,商丘人民的抗战跟随全国一道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并于1945年8月迎来了胜利。 游击战士挺进豫东。(资料图片) 新四军第四师围歼突围之敌。(资料图片) 巩固发展水东根据地 1944年4月,为打通平汉线,进而南下援助太平洋战争,打击国民党军队主力,日军发起了河南战役。驻守在平汉路两侧的国民党汤恩伯等部30万大军不战而溃,37天失城38座,河南广大地区沦入敌手。 为打击进攻河南之敌,巩固和发展水东根据地,5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敌进攻河南情况下,河南工作方针的指示》,要求“河南地方党员在目前情况下应该起来参加与领导河南人民抗战,应该组织抗日游击队及人民武装,建立根据地保卫家乡”。 根据中央指示,6月下旬,余克勤和袁振率部离开鲁西南,开赴水东,于7月4日到达水东根据地中心区杞南谷熟岗,与原水东独立团合编成新的水东独立团,从而加强和壮大了水东抗日武装,推动水东根据地抗日斗争进入了巩固发展的新阶段。 水东独立团经过整编后,兵强马壮,利用有青纱帐的黄金季节,采取组织力量大举进攻的方针,给予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并在激烈复杂的斗争中,将水东由抗日游击根据地发展成为巩固的抗日根据地。 1944年7月,水东独立团领导部署杞北杨城战斗。(资料图片) 7月中旬,水东独立团对长期盘踞在睢县的日伪军发动了进攻,以此扫清巩固和发展水东根据地的一大障碍。自7月17日攻打长岗伪据点,到9月初,睢县城外的各大据点均被拔除。 8月5日,水东独立团第二大队南渡涡河,开辟淮太西地区。至12月下旬,先后经历并战胜了来自日军和顽伪军的“扫荡”,使得淮太西地区不断巩固和发展。 在开辟淮太西地区的同时,水东独立团对宁柘商区域也进行了开辟,以此打通水东根据地沟通豫皖苏永夏地区的通道。此区域离日军驻商司令部和伪张岚峰总部驻地商丘较近,敌强我弱,经过三个多月的斗争,这次开辟行动没能奏效。1945年年初,水东地委将宁柘商边沿区缩编为一个区,由睢县抗日民主政府代管,第一次开辟宁柘商工作结束。 1944年,经过四个多月的武装开辟,水东根据地中心区不断扩大,由原来的4个县扩大到7个县,人口由100万增至170万。水东抗日武装力量也比1943年扩大了2倍以上,成了有力保卫抗日民主政权的坚强力量。 1944年秋,高粱棵子砍倒后,日伪军出动3800余人对水东根据地进行了“扫荡”。日军小池骑四旅团从周口返防商丘后,在三四个月内,对水东根据地中心区20多个村庄进行了烧杀抢掠。水东独立团注意保护群众,英勇作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取得了反“扫荡”斗争的胜利。 发展水东抗日根据地动员会。(资料图片) 中共豫东工作委员会开办的抗日训练班旧址。(资料图片) 恢复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1944年7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发河南控制中原战略方针的指示》,确定以八路军太岳、冀鲁豫军区各一部南下开辟豫西,并加强睢杞太地区;以新四军第五师一部,沿平汉路向北发展;第四师一部西进豫皖苏边,恢复萧县、永城、夏邑、宿县抗日根据地,打通与睢杞太地区的联系,相机控制新黄河以东地区。 8月15日,新四军第四师在洪泽湖西岸半城镇召开西进誓师大会,彭雪枫号召全体西征健儿,打回路西去,解放路西人民,恢复亲手发展的根据地。西征部队当日出发,拉开了恢复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序幕。 8月21日,新四军第四师三十一团前卫部队进至萧县永堌、梧桐一线时,受到国民党苏北游击第四十纵队的进攻,被迫进行还击。23日,在彭雪枫的亲自指挥下,新四军第四师歼敌于小朱庄。随后,新四军第四师连克黄庄、车集、马庄等据点,迅速恢复了萧县、永城、宿县地区。 小朱庄战斗后,新四军第四师继续西进,连战连捷,敌伪顽惊慌失措。国民党频繁调动部队,企图从东、北、南三面夹击,妄图歼灭新四军第四师西征主力于萧县、永城地区。 为粉碎伪化顽军的夹击,新四军军部9月6日电令第三师七旅、第四师九旅成立路东临时指挥部,彭雪枫任司令。 9月10日,彭雪枫亲自指挥部队围歼盘踞在夏邑东部八里庄的伪化顽军二十八纵队八十二支队李光明部,共歼守敌1000余人,其中毙伤敌支队参谋长以下200余人,生俘支队司令李光明、副司令李良玉以下官兵572人,争取战场起义300余人。此战打破了伪顽的路西防线,粉碎了伪顽妄图合击新四军第四师于永夏地区的阴谋,为进一步打开夏永砀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这次战斗中,豫皖苏边军民所敬爱的彭雪枫将军壮烈牺牲。 彭雪枫的殉国激励了新四军第四师指战员的斗志,他们经过连续作战,在西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即消灭伪化土顽6000余人(含起义人员),解救了120万同胞,恢复建立了5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 10月中旬,新四军第四师指战员进行了保安山自卫反击战,一举歼灭国民党苏鲁豫皖挺进军王毓文部,彻底粉碎了顽军对我分进合击的作战意图。战斗中,周边伪军未及参战,但目睹了顽军惨败的景象,莫不心惊胆战,主动撤出几处据点。经此一役,我军心大振、民心大增,中国共产党和新四军的影响如春风迅速吹遍整个豫皖苏边。 至当年12月,东起津浦路、西至商亳公路、北自陇海路、南到涡河的广大地区大部收复,人口200余万,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得以全面恢复。 新四军第四师八里庄战斗指挥部旧址。(资料图片) 夺取抗战最后的胜利 时间来到1945年,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势如破竹,纳粹德国已面临总崩溃的命运,日本军国主义也走上了穷途末路。 1944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发表了《一九四五年的任务》的重要演讲,号召根据地军民“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把一切守备薄弱、在我现有条件下可能攻克的沦陷区,全部化为解放区。 1945年1月,冀鲁豫分局遵照中央军委关于在水东“应以睢县、杞县、太康、通许为基点,肃清淮阳、西华地区之日伪军和土顽伪杂,控制新黄河渡口,开辟水西,向商水、上蔡地区及其以南发展”的指示,派出第八军分区第八团(后改番号为一二八部队,亦称老八团)南下水东,协同水东部队向豫中发展。 2月末,老八团与水东独立团和庆华等县大队协同作战,在太康全歼国民党顽军“泛东挺进军”总部及其所属第五纵队2000余人,扫清了西渡黄河、开辟水西、向南发展的障碍,打通了华北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联系。 5月12日,老八团暗渡新黄河,挺进水西,随后在逍遥镇与顽军展开激战并将其击溃。商水、上蔡、西华、鄢陵、临颍等县政权相继建立,打开了水西斗争的局面。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8月10日、11日,朱德连续发布对日受降及展开全面反攻等7道命令。 据此,冀鲁豫军区所属部队组成南、北、中三路大军,向盘踞在开封、新乡、商丘及沿线城市的日伪军展开进攻。8月27日,冀鲁豫十分区第十八团在民权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一举攻克民权县城,并同时攻占民权车站,拦腰截断了陇海铁路,俘虏民权县保安联队中队长白永禄及伪军250余人。民权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陈丽泉随军进城,人民群众敲锣打鼓,欢庆民权解放。 在商丘东部,淮北第二分区军民从8月11日开始对日伪军发起大反攻,拔除许多日伪据点,使解放区迅速扩大。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津浦路西据点的日军大都相继撤走,只剩下几个孤城由伪军困守,拒不投降。8月27日,新四军第四师十一旅在张震的指挥下,向龟缩在永城县城的伪路西保安部队窦殿臣、杜春台部及永伪二、三、六、七区队发起攻击。至29日下午,我军全歼守敌,解放永城。中共雪枫县委和县政府遂迁驻县城,组织群众进行声势浩大的游行,欢庆抗战的伟大胜利。 从1938年至1945年,商丘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用不屈书写民族气节,用无畏诠释家国情怀,为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让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成为激励后人奋勇前行的精神丰碑。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370-726330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aogangdou88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