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央网信办 教育部 公安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通知

来源

蜂言蜂语HR

近期人社部等五部门的最新发文,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针对于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的专项行动已经开始了,尤其针对于人力资源市场的乱象进行了相关的整治,清理,整顿,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假外包真派遣是什么意思,以及人力市场未来的趋势。

图片

01

假外包真派遣

Fakeoutsourcing,real dispatch

‌假外包真派遣,是指企业表面上与外包公司签订劳务外包合同,但实际管理中仍像劳务派遣一样直接控制劳动者,以此规避《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严格限制,属于不合规用工行为。

定义与核心特征

假外包真派遣(或称“真派遣假外包”)的本质是以劳务外包之名行劳务派遣之实。

具体表现为:发包单位(实际用工方)与承包单位(外包公司)签订外包合同,约定业务外包(如项目交付或服务结果),但实际操作中,发包单位直接管理劳动者,包括工作安排、考勤、绩效考核等,而非由承包单位独立负责。

这种行为旨在规避劳务派遣的“三性岗位”(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和10%用工比例上限等法律约束。

02

正规外包和派遣的区别

Formal outsourcing

假外包真派遣混淆了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界限,二者的核心差异包括:

法律关系

正规劳务外包: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是民事合同关系(受《民法典》规范),发包单位不直接管理劳动者,只验收业务结果。

正规劳务派遣: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是劳务派遣协议关系(受《劳动合同法》规范),劳动者由用工单位直接管理,派遣单位仅承担雇主责任。

假外包真派遣:外包合同掩盖了实际派遣关系,发包单位越权管理劳动者,形成“表面外包、实质派遣”的违规模式。

管理方式

外包:承包单位自主安排人员和工作流程(如外包公司将食堂运营交给自有团队),发包单位无权干预细节。

派遣:用工单位指挥劳动者日常工作(如指定工作时间和任务),派遣单位仅负责招聘和合同。

假外包真派遣:外包合同虽标榜“业务承包”,但发包单位仍对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例如直接考核或退回劳动者。

资质与限制

派遣:需《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且岗位必须符合“三性”要求,用工比例不超过10%。

外包:无特殊资质要求,无岗位或比例限制。

假外包真派遣:外包公司常无实际业务能力,仅充当“人头中介”,绕过派遣的合规门槛。

法律合规性与风险分析

假外包真派遣违反劳动法规,属于违法行为:

‌违反《劳动合同法》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人社部明确禁止以“外包、承揽等名义”实施劳务派遣,一旦查实将按派遣规则处理。其核心问题在于虚构合同关系,规避法律对派遣的严格监管。

法律风险

对企业:可能被认定为合同欺诈,面临人社部门整改令、罚款(如未缴社保的补缴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如虚开发票罪或逃避缴纳税款罪)。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需连带承担赔偿,例如劳动者工伤索赔。

劳动合同法有明确的对假外包真派遣的惩罚措施

图片

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缺失,如工资拖欠、社保漏缴时维权困难,因实际雇主责任模糊。

‌执法趋势‌:2025年人社部加强整顿此类行为,强调以“实际管理关系”而非合同形式界定用工性质,违规企业将受严查。

03

为何要怎么做?

Why do we need to do it?

众所周知,这几年经济下行,企业生存不易,劳动者就业前景堪忧。那在这个节骨眼上,为什么要进行相关的整治和行动呢,其实这是为了更好的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劳动者利益,让劳动者有一个公平有保障的就业空间。

未来发展不能建立在,内卷压迫劳动者待遇的基础之上!

随着时代发展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的使用成本将越来越高,我们也都能看到欧美国家,他们的人工成本是相当昂贵的,而我国劳动者的收益是相当微薄,未来国家要发展是不能建立在内卷压低劳动者待遇的基础之上。

我们现在在推行全国统一大市场,在推行公平竞争,无论从扩大内需,增强消费,扩大就业,做好出口,基建投资、公共采购等各个口径,我们都使用了全力去推进。

那么在整体发展过程当中,靠过去的廉价劳动力的模式,是不利于我们在未来新质生产力竞争当中取得竞争优势的。

可以预期的是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公平的,享受同样的规则,劳动者的待遇将大幅提高,而且必须享受平等公平的职场待遇,社会保险将全面覆盖,想靠压榨劳动者,剥削劳动者、低价内卷占领市场的策略是是不可能成功的了,只有优质的、合法的、有实力的企业才能取得突破!

04

人力资源公司未来怎么做?

Human Resources Company

那么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公司,在这个过程当中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那就是促进就业,稳定就业,提供保障,帮扶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管理效能,而不是过去单纯的降低成本。

可以说现在的增效是建立在稳固老百姓收益的稳定增加前提之下,只有这样才能够持续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公司 要走正路!

很多黑中介欺骗劳动者、克扣劳动者工资等等不法行为,将来都会被惩处

很多不法人力资源公司钻政策漏洞,急功近利,没有耐心,总想赚快钱。这些短视的黑心人力资源公司总会创造一些概念,传统的人力资源外包服业务,劳务派遣服务,没有认真搞好,觉得发展慢不赚钱,那么就自己研究政策找漏洞自己发明一些欺骗客户的概念,前些年这些公司一股脑的去做假外包真派遣,其实就是劳务派遣换了个壳,没有本质的变化,却面临着超比例劳务派遣用工,和虚构业务,虚开增值税发票被查处的风险。

这些公司之后觉得这样赚钱也太慢,那么又开始搞虚假的众包,虚假的灵活用工,把本来是正式的劳动关系欺骗客户转成了劳务关系业务承包转包关系,让客户规避责任,干脆不交社保、偷逃个税。

此类乱象笔者在灵活用工,未来趋势的文章当中已经有详细解说。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人社部和国税总局持续发文,其实这些政策当中明确的趋势,也就是要鼓励规范用工的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规范用工,鼓励有能力的人创业,鼓励依法纳税,依法缴纳社会保险,鼓励灵活就业,多重就业,增强员工个人收入能力,从而增强消费,实现强有力的内循环。

人力资源公司,要走正路!

人力资源公司的风口

抓住这个机遇,认真的做好人岗匹配、招聘需求把握和人才供给的关键数据计算能力,做好劳务派遣、业务外包人才供给服务在这一点上是可以给客大幅提高户生产效率的。

同时将外包员工,派遣员工通过先进的系统匹配急需的客户公司岗位,可以让员工持续稳定就业,也可以大幅降低客户的招聘成本,缺失成本和辞退成本。

依据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和行业纵深能力,对于多岗位,多平台、多服务项目的各个行业服务内容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和管控要求,可以让人力资源公司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业务外包能手,以业务交付,委托承揽为核心,做真的业务外包。

从而脱胎换骨从原来的劳务派遣,变成真正的优秀的业务外包服务公司。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掌握了科技的人力资源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趋势,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大有可为,未来可期!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370-726330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aogangdou88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