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文史║谈石守信押运粮草夜宿观音寺

来源

柘城文艺

林堂观音寺,是柘城北部的一座比较大的寺院,现在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传,这座寺院是北宋开国大将石守信所建。

据调查,这座寺院在清代乾隆年间进行过一次维修,留下一通石碑叫《重修观音寺记》。可惜,这块石碑在“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被破坏了。据林堂村一位有学问的长者介绍,那块石碑记录了北宋开国大将石守信修建观音寺的故事。

石守信(928 年~984 年),是开封浚仪(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为五代、北宋时期开国将领。北宋初年,作为赵匡胤的结义兄弟,石守信奉命从南方押运粮草,在返回京城途中走水路,沿着当时的运粮河(现在的废黄河)北上,但是在经过柘城县林堂时突然起风,接着就是强降暴雨,粮车无法北上,他只好停在林堂观音寺避雨。观音寺是五代时期修建的一座寺院,当时的规模并不大,就一个四合院,后边三间大殿,左右厢房都是两间,前边有一座山门。另外还有偏殿两间,是寺院主持生活居住的房间。

石守信住进寺院后,原以为暴雨下一阵就会停止,不料暴雨过后转中雨,一直下个不停。而石守信奉旨期限在即,心里万分着急,无奈在观音像前焚香许愿,声称如果次日天晴,能让他准时抵达京城交旨,他将重修观音寺,并为观音菩萨重塑金身。次日果然应验,石守信如期回京,获得皇帝嘉奖。于是他就返回林堂观音寺,扩建了寺院。扩建后的观音寺占地48亩,建筑有观音大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大雄宝殿三间,宝殿前东、西厢房各六间,庭院内两侧有钟鼓亭,前有山门三间。寺院内外松柏林立,常年香客集聚,是方圆百余里之内规模较大的寺院之一。


    石守信能征善战,在五代后周时期,他累官至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当时是殿前都点检,比他高一级,但他与赵匡胤是结义兄弟,又是赵匡胤的亲信。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他参加了平定潞州、扬州等大战,颇有功劳。公元963年春,赵匡胤觉得手中军权大,对宋廷有一定的威胁,所以就来一个杯酒释兵权,收回了他的权力。但是,赵匡胤仍然对他不放心,就在公元972年,把二女儿延庆公主嫁给石守信之子石保吉,二人结为儿女亲家。这样以来,石守信就成了皇亲国戚。石守信这个人很贪,史书记载他“专事聚敛,积财巨万”。但这个人又信仰佛教,在他生前曾修建好多佛寺。林堂观音寺,就是他所建设的寺院之一。石守信去世之后,宋太宗赵光义赠他为尚书令,追封他为威武郡王。

现在的林堂观音寺,位于惠济乡窦楼村委会林堂村西侧,原来的大部分建筑在民国初期及解放后拆除。现有建筑是在改革开放后,由当地群众筹资重建的。寺院原来是台上建筑,现在台基被挖后没有之前高,但仍然比周围地面高出一二尺。后面有五间大殿,青砖砌墙,青色布瓦房顶,砖雕大脊,房子为出厦房,檐下有明柱。院子前后宽5米,出寺院有简易山门一座。

2011年4月,林堂观音寺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370-726330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aogangdou88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