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764号宇宙
问:那天你有没有饮酒?
答:没有,我身体有病一直不喝酒。
这是我看到的调查反映某干部有关问题中关于违规公务接待问题的谈话笔录,简短的一答一问就结束了。这样的笔录,怎能经得起法律与历史的检验。
如何制作一份高质量的笔录?我想站在审理的角度,从证据属性入手,拆解笔录制作的底层逻辑,分析实务中高频雷区,为办案人员提供一份“避坑指南”。
一、笔录制作的五条“生命线”
1.客观性:
【错误示范】
问:工程招标时有没有打过招呼?
答:可能提过两句
→记录为:”承认在招标中违规干预”
【纠正方案】
①原话保留:“招标会上,我可能向王主任提过这个事”。
②追问补强:“具体时间?对话内容?在场人员?”
③标注神态:“(低头沉默20秒后)应该是在开标前三天”。
注意事项:
①全程使用直接引语。
②保留语气词和神态描述。
③禁止使用“显然”“明显”等推定表述。
2.合法性:
【错误示范】
2022年某未成年少女询问笔录显示:
询问时间:22:30-01:15
询问人:李某、张某,记录人:张某
【合规模板】
询问时间:2023-08-09 19:00-21:30
询问人:李某、张某(女)
记录人:张某
见证人:监护人刘某某(身份证号XXX)
注意事项:
①女性办案人员参与女性询问。
②询问时间不得跨越22:00红线。
③同步录音录像设备提前15分钟开启。
3.关联性:
【问题笔录节选】
“张某平时喜欢打高尔夫,每周三去XX球场,去年购买过三套球杆,其中一套送给……”
【纠正方案】
聚焦贿赂核心:“2022年5月,张某在球场休息室将装有球杆的礼盒交给我,称‘这是项目辛苦费’,后经清点内含现金20万元”
关联性审查三要素:
①是否指向犯罪构成要件
②能否与其他证据形成印证
③是否超出合理必要范围
4. 完整性:
【错误示范】
证人证言:“看见他们递过东西”
未记录:物品特征、交接动作、对话内容
【完整模板】
“15时03分,李某将印有‘XX茶叶’字样的红色纸盒(约A4纸大小)放在会议桌下,用脚推向王。
完整性构建三层次:单次笔录内容闭环,
多份笔录逻辑自洽,与其他证据时空咬合。
5. 及时性
【失败案例】
某电子数据取证:
09:00 发现嫌疑人电脑
12:00 制作扣押清单
15:00 开始数据提取
→期间文件被远程擦除
【正确处置】
09:00 发现嫌疑人电脑,立即封存设备
09:05 制作《紧急取证笔录》:“现场发现联想笔记本电脑1台(序列号XXX),已拔除网线、开启飞行模式,使用警用屏蔽袋封存”
时效性操作要诀:
电子数据优先固定哈希值。
易灭失证据24小时内形成笔录。
重大案件实行询问、记录双同步。
二、七大“雷区”破解指南
雷区1:人物称呼不统一
致命伤:交替使用“王总”“王局”“王某某”
破解方案:
①首次出现时标注“王某(XX局局长)”
②全文统一使用“王某”
雷区2:时空描述不具体
典型错误:“去年秋天在工地见面”
规范模板: “2023年9月15日16时20分许,在XX项目2号工地西南角围挡处”
雷区3:数额表述不精准
错误示范:“收过几次钱,大概几十万”
规范表述: 收受现金→分6次收取→每次5万元→合计30万元→存放于工商银行卡(6214********1234)
雷区4:因果关系不明了
错误示范:“因为帮忙办事,所以给钱”
规范表述: “李某在2023年1月5日获得审批后,于1月8日将现金装入茶叶盒送至我办公室”
雷区5:笔录用语模糊不清
错误示范:“可能知道”“好像说过”
纠正方案: 采用“明确知悉”或“从未提及”的二元表述。
雷区6:笔录结构“散文体”
问题症结:混杂业务往来与私人交往。
解决路径: 按“事项背景-行为过程-钱物交接-后续发展”四段式推进。
雷区7:印证缺失“独角戏”
重大隐患:仅有言词证据支撑。
纠正方案:每项关键事实至少要有书证、物证、电子数据、证人证言等两种以上的证据相互印证。
最后我想说,留置案件的每份笔录都可能经历法庭严拷,我们今天写下的每个字,都可能是未来法庭上的无言证人。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