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原创 楚飞飞 楚飞飞2024年10月31日 18:31北京
【原文】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译文】孔子说:“可以共同学习的人,未必可以共同走向道;可以共同走向道的人,未必可以共同依道立身;可以共同依道立身的人,未必可以共同通权达变。”
01
孔子这句话讲了人生的四个阶段:学、道、立、权。第一阶段是“学”,学习是最基础的阶段。每个人每天都在学习,来自于书本或生活实践。或学习文化,或学习技能,或学习修道,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和喜好,有选择地精进自己想要的学问。大家学习的目的各有不同,有的人学习是为了增长见识,有的人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有的人学习是为了成名得利,有的人学习是为了提升智慧,还有的人学习仅仅只是因为爱好,感到欢乐。学习目的不同,行为方向和准则也会不一样。第二阶段是“道”,一般指天道和人道。所谓天道,就是宇宙自然运行的客观规律;所谓人道,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一个人所认识的道,体现在他为人处世的价值观里。因天生秉性有差异,成长环境不同,学习的感受和目的不同,所以每个人为人处世的原则就不同。学习可以进一步修正自己,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扬长避短,再用原则指导行为,完善并坚定自己的价值观。如果真正明白了“道”,不仅自己可以逍遥自在,游刃有余,而且还能感化影响他人,也使他人过上更顺心的日子。第三阶段是“立”,是指依礼而行,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轻易动摇。懂得道理,立下规则,但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在无比的诱惑之下,不是每个人都能守得住信念。人的内心存在着理性与欲望的斗争,当外在环境变得复杂时,内心便会动摇。有些人可能因一时的软弱或短视而偏离初衷,放弃原则。孔子在陈蔡两国之间遇难的时候说,“君子到了困窘的时候能够坚守节操,而小人到了困窘的时候就会胡作非为了”。孔子这里说到的坚守节操,就是“立”。就如他推崇的仁道,哪怕不被君王采纳,他也从来没有停止宣传,还一直诲人不倦地教化学者。第四阶段是“权”,是指通权达变,权衡轻重,随机应变。有原则,但绝不愚昧,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死守规则会导致僵化和落后,而通权达变则就是适应环境,把握机遇。要根据事情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来做出合理的决策,快速反应,不因小失大。这种灵活性并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一种在坚守底线基础上的机智应对。在这四个阶段,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立场不同,大家很难沿着同样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但同时,在不同的阶段,也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有人离开,不必过多伤怀,有人加入,也不必过于期待,能走向诗和远方的,只有我们自己坚定的心愿。
02
道不同,不相为谋。绝对不要和价值观相去甚远的人纠缠不清,只有尽早离开他们,才是明智的选择。并非所有的相遇都能成为美好的记忆,有时候,与价值观相去甚远的人纠缠不清,只会成为我们前行的负担。工作中你可能会遇到那些拜高踩低、只看重个人利益、忽视团队合作的人。他们或许能够在短期内获得领导信任,取得一些成功,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短视的行为会损害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会让有心做事的人有力无处使。另外,只看重个人利益的人,在诱惑面前最容易出卖损害别人,与这样的人为伍,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利用了,然后背上不知名的黑锅。如果你是一个认真做事的人,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寻找一个能够让你发挥所长、与你的价值观相契合的团队。感情中价值观的不合更是致命的,因为这背后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成长遭遇,是很难轻易改变的。有些人在交往期间,因爱情的滤镜,看不清楚对方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哪怕是自己很不舒服了,还寄希望于结婚了就会变好。这种虚无缥缈的期待,是一种软弱和愚昧。如果两个人对于生活的目标、对于幸福的定义有着根本的不同,那么即使再深的感情,也难以维系长久。与其在无尽的争吵和不满中消耗彼此,不如勇敢地放手,寻找那个能够与你携手同行的人。离开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反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每一次的离别,都是一次自我反思和成长的机会,让我们更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以便在未来的旅途中,能更坚定地选择与自己同行的人。
03
身边的人来来去去,情未了缘已尽的事情屡见不鲜。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坦然接受人生无不散之筵席,也是为了自己可以更好地走向诗和远方。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一个人的生命在宇宙中如此渺小,而那些与我们相遇的人,无论是长久的陪伴还是短暂的相遇,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时候,朋友或亲人可能因为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而不得不分道扬镳,要尊重他人,相信那是彼此为了迎接新的机遇而做出的选择,这样就可坦然面对。感情遇到不顺选择分手时,虽然痛苦,但更要懂得痛苦源自曾经的美好,懂得向前看,不逼迫自己立刻忘记对方,就不会在痛苦的深渊中挣扎太久。从一段不合适的关系中走出来,是因为遇到了更好的自己,日后也会因自己的美好而遇到适合的伴侣。曾经爱过,便无悔。在家庭中,子女会不断成长而逐渐独立。作为父母,学会放手,让孩子去探索自己的世界。虽然这个过程令人失落和孤独,但这是孩子成长的必要过程。我们支持他们,鼓励他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使这意味着他们将离开我们身边。人与人之间,正是因为懂得了终有分开的一天,才更会珍惜在一起的时光。最好的状态就是:你来时,我满心欢喜;你走时,我默然相送。
轻松一刻:
能长久走下去的人,一定是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除此之外的朋友,只是不同人生阶段的同路人而已。好聚好散。最妙的相遇是:你抵达时,我心怀期待;你离去时,我静默祝福。最真的友情是:你来临时,我热情相迎;你离去时,我默默挥手。最深的爱恋是:你出现时,我满眼星辰;你离开时,我默默守候。
这里是楚飞飞,感谢你读完这篇文章。“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必然能找回自己,不负初心,求仁得仁。与君共勉!
—End—往期精彩文章《论语》:记住这4句话,可以解决人际交往中90%的问题
《论语》:真正的修行,是忘我的境界,吃饭是吃饭,读书是读书,喝茶是喝茶,睡觉是睡觉
《论语》:有钱人都真心喜爱金钱,对金钱有敬畏心,他们专注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