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讲师宋皓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生效,诸多新制度正式施行。备受关注的离婚冷静期制度生效,对离婚当事人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
离婚冷静期生效针对的是协议离婚
离婚冷静期是针对协议离婚增加的期限。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这一期限届满后30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离婚冷静期制度适用后,原本一天就可以领取的离婚证,现在需要至少31日。
离婚冷静期确实延长了登记离婚的时间,增加了办理离婚的程序,但是并未干涉离婚自由,而是为了预防冲动型离婚。为配合冷静期制度,一些婚姻登记机构设置培训课堂和心理咨询窗口,请专家学者为处于婚姻冷静期的夫妻和即将结婚的情侣提供婚姻课程,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婚姻、了解婚姻。
当事人如遇特殊情况应当选择诉讼离婚
离婚冷静期仅针对协议离婚,诉讼离婚不适用离婚冷静期。如果一方出现挥霍财产、转移财产、伪造债务、家庭暴力、婚内出轨等情况,离婚冷静期容易变成“窗口风险期”。此外,在出现虐待、遗弃、家暴等问题的家庭中,施暴者多数不同意协议离婚,如果适用协议离婚,极有可能使婚姻纠纷久拖不决。遇到这些情况,当事人应当选择诉讼离婚,并采取相关措施保护自身安全。
遭受家庭暴力时,当事人应及时报警,还可以根据相关规定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然后再诉讼离婚,这样就可以不经过离婚冷静期。但需要注意的是,诉讼离婚中,调解是必经的前置程序。因此,即使选择了诉讼离婚,也需要经过一定期间才能离婚。但是,对于婚姻中的受害一方而言,诉讼离婚可以在法律的保护下尽快脱离问题婚姻,开始新生活。